蘋果日報

泰緬邊界 恐湧難民潮

負擔沉重
自從緬甸開始鎮壓民主示威後,泰國當局即表示要加強泰緬邊界管制,擔憂會有大批難民從緬甸湧入,讓邊界難民營負擔更沉重。
目前在泰緬邊界共有15個難民營,難民人口總數約15萬5千人,大多是遭緬甸軍政府欺壓的少數民族,翻山越嶺進入泰國邊界尋找新希望,仰賴國際援助的人口日增,泰國不堪負荷,過去1年採「封口」策略,對新來的難民盡量不發援助口糧,任其自生自滅,但恐無法杜絕難民潮。 


泰緬邊界的難民營等待領糧食的緬甸難民大排長龍。法新社
 

軍政府起內訌
另一方面,緬甸軍政府高層對外口徑一致,內部卻隱約出現裂痕,卡達「半島新聞網站」報導,緬甸頭號軍頭丹瑞(Than Shwe)懷疑二號人物貌埃(Maung Aye)威脅他的地位,而產生心結。
據傳僧侶起初在仰光街頭時,貌埃的屬下即極力敦促貌埃下令,以強勢手段掌控仰光,架空丹瑞,貌埃猶豫不決,未採取行動,消息走漏後,丹瑞卻已失去對貌埃的信任。
2004年,緬甸總理欽紐突宣布辭職,並遭居家軟禁,從高層瞬間失勢,據傳是因為欽紐務實作風惹惱強硬派的丹瑞,媒體預測貌埃也可能步上欽紐後塵。編譯蔡筱雯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緬傳千人遇害 僧侶屍漂河上
軍官叛逃爆料 袈裟革命恐無疾而終


【蔡文英╱綜合外電報導】緬甸由僧侶帶動的袈裟革命在軍政府血腥鎮壓下,似乎無疾而終。官方只承認10人喪生,外界都認為絕不止於此,一名叛逃的軍政府情報官員稱,至少有數以千計示威者喪命,還有數百名僧侶被處決後棄屍叢林。 

英國《每日郵報》昨報導,逃到泰國邊界的緬甸情報官溫恩(Hla Win)說,他不願奉命突襲僧院,所以叛逃,指近日來已有數千人遇害。異議團體「緬甸民主之聲」前天拍得影帶顯示,一具滿身是傷的僧侶屍體漂浮在仰光一條河流上。 


菲律賓民眾昨在馬尼拉緬甸大使館外,持人權領袖翁山蘇姬像向緬甸軍政府嗆聲。路透

傳至少1500人被捕
有傳言指惡名昭彰的永盛監獄關了2千名僧侶,剛離開緬甸的瑞典外交官艾格利德在泰國說,永盛監獄昨有40名僧侶被打死,後遭焚屍。網路上更流傳,有火葬場人員稱,有些受傷的示威者直接被丟進火葬場活活燒死。人權團體說,近來已有1千多人失蹤。
另有部落格報導,鎮暴警察在僧院抓僧侶的頭去撞牆,使這些強調非暴力的僧侶痛得倒地大叫。安全部隊前晚再發動突襲,抓走更多僧侶和民運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所領導的反對黨「國家民主聯盟」成員。「無國界記者」組織和緬甸媒體協會發表聲明,指至少四名當地記者被捕。
多年來關注緬甸43個監獄政治犯情況,總部設於泰國的「政治犯協助協會」估計,上周至少1500人被捕。其中85人是示威領袖;逾1千名僧侶、300到400名學生和民運人士。總部設在香港的亞洲人權委員會則稱,至少700名僧侶和500名平民被捕。
經5日鎮壓,仰光昨天市容表面已回復正常,無人示威,很多學校和店舖重新開門。先前大規模示威發源地之一小金塔昨重新開放,原本圍住附近的拒馬已撤除。部分僧侶獲准離開僧院化緣。安全人員搜查行人,一旦發現相機全沒收。

聯國特使等見丹瑞
聯合國特使甘巴里(Ibrahim Gambari)昨仍在等待見軍政府最高領導人丹瑞(Than Shwe),盼能說服他停止血腥鎮壓。前晚聯合國特別發表聲明,指甘巴里見不到丹瑞,就不會離開緬甸。
有外交官指,丹瑞可能病了,但他亦有可能故意擺高姿態,甚至表示他鄙視國際社會。一名軍政府官員說,甘巴里昨被送往距首都400公里遠的臘戍,參加一場歐亞關係研討會,今天才能見到丹瑞。 

氣氛緊張

「緬甸民主之聲」提供影片顯示,日本記者長井健司上周四採訪時遭警擊斃,幾乎當場斷氣,隨後屍體被警察拖行。 

巡守仰光

仰光上周經歷十餘萬人示威後遭鎮壓,軍警昨持續巡守街頭,嚴防示威者重返街頭。

鎮壓死亡人數各方說法
2007/09/26
軍政府開始鎮壓仰光示威,官方承認1死3傷,異議團體指5死。
2007/09/27
繼續鎮壓,官方稱9死11傷,死者含日本記者長井健司。
2007/09/28
鎮壓仰光和曼德勒,法新社指至少13死。官方承認10死,異議團體指可能200死。
2007/10/01
官方說法維持10死,一名叛逃軍政府情報官員指鎮壓數日來,已有數千人死,被棄屍叢林。
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蘋果》資料室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東京新聞》記者 傳遭扣押

打壓迫害
為抗議緬甸軍政府在示威活動中血腥殺害日籍記者,日本昨天派遣外交特使到緬甸,與軍政府會談。另傳出一名替日本媒體工作的記者遭政府扣押三天,生死堪慮。

日副外長抵緬甸抗議
日本共同社昨報導指出,日本外交部副部長藪中三十二昨傍晚抵達緬甸仰光市,預定今與緬甸外交部長吳年溫(譯名,Nyan Win)、內政部長貌烏少將(譯名,Maung Oo)進行會議。
報導指出,藪中此行目的是要調查在緬甸遭槍殺的APF記者長井健司的主要死因。日本正考慮召回駐緬甸大使,或停止對緬甸援助,將會視緬甸軍政府在此次會談中的態度,做出決定。
APF山路徹社長前天抵達緬甸仰光,準備將長井遺體帶回日本。長井的遺體鑑識結果發現,致命傷是子彈從左背部貫穿到右胸肋骨,估計是一公尺近距離射擊。山路徹有意取回長井的攝影機,但攝影機已遭軍警扣押。
一名為《東京新聞》工作的緬甸籍記者索民(音譯,Min Zaw)近日來連續報導示威行動,上周五遭便衣安全人員帶走,至昨仍未獲釋,家人擔憂不已。緬甸外國通訊員俱樂部上周六要求緬甸政府盡快釋放索民。編譯韓政燕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緬軍讓步 聯國特使晤翁山蘇姬
血腥鎮壓得逞 「推翻機率是零」

【蔡文英╱綜合外電報導】背負全球希望、盼能化解緬甸血腥鎮壓的聯合國特使甘巴里,前天風塵僕僕趕抵緬甸,昨他結束與軍政府副部長級將領的會談後,從首都奈比多飛回仰光,順利和民運精神領袖翁山蘇姬會談一個多小時。之後他又飛回奈比多,希望能見到軍政府最高領導人:丹瑞。


前天一名男子在仰光街頭高舉翁山蘇姬照片,要求民主,隨後即被軍警驅散。路透

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從她遭軟禁的仰光家中,被帶到國賓館,與甘巴里(Ibrahim Gambari)會談90分鐘,但會談內容不詳,這被視為軍政府出人意料的一項讓步。還不清楚軍政府將允許甘巴里干涉緬甸內政到什麼程度。
根據過去經驗,國際壓力對軍政府的影響有限。仰光一名飯店人員說:「我想不會有太大差別,我們得自行找解決之道。」
聯合國過去曾嘗試化解軍政府和支持民主的反對派之間對立。甘巴里之前的聯合國特使、馬來西亞的伊斯梅爾(Razali Ismail)介入調停,卻未能成功讓翁山蘇姬重獲自由。她領導的「國家民主聯盟」雖贏得1990年大選,但軍政府不肯讓她的黨執政,該黨主要成員幾乎都入獄,過去18年翁山蘇姬遭軟禁達12年。

教宗呼籲和平解決
美國駐聯合國前大使波頓(John Bolton)昨天表示,真正能改變緬甸政治的關鍵是中國而不是聯合國的特使。羅馬天主教教宗本篤16世,昨天也對緬甸局勢表憂心,呼籲找出和平解決方法。
昨天仰光街頭部隊人數已增加到近2萬人,以確保所有示威從街頭消失。在槍桿子下,即使死硬派示威者,也不太敢再上街,加上當局連夜又抓了大批異議份子,更削弱抗爭勢力。仰光市中心已看不到群眾集結。
一名亞洲外交官說:「安全部隊正展現他們的力量」,「我想如今示威者想重返街頭,號召足夠的人,以推翻軍政府的機率是零。」

僧侶:不再示威了
一名僧侶說:「我們不再示威了,但會繼續和平抗爭,我們相信佛法終會戰勝惡魔。」
儘管全球期望緬甸最大貿易夥伴中國能對軍政府有所影響,但至今沒有太多跡象顯示中國會採取任何行動。不僅中國、印度、俄羅斯不打算對軍政府有所行動,連東南亞國協(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也沒考慮將緬甸開除等處罰措施。
設在美國華盛頓的異議團體「緬甸聯邦全國聯合政府」指,「世界不能再讓緬甸人失望了」,「無私的犧牲不應只得到口頭嘉許,他們要的是在為時已晚前有效的斡旋。」

2006年會晤
聯合國特使甘巴里昨在仰光會晤民運精神領袖翁山蘇姬,圖為去年11月兩人在仰光會談檔案照。 

暴行上網

讀者提供一張據稱是緬甸軍人毆打一名示威學生致死後,學生腦組織流入水溝的照片。 

零星示威

仰光前天還可見示威者,但當局昨加派軍力駐守,抗議人潮不復見。

增兵戒備
昨天仰光街頭戒備的緬甸部隊人數已增加到近2萬人,以確保不再有人上街示威。

翁山蘇姬大事記
1945/06 出生於緬甸仰光,父為緬甸國父、民族英雄翁山將軍。
1969 獲英國牛津大學學士。
1972 與英國籍的亞禮斯博士結婚。
1985 獲英國倫敦大學博士。
1988/04 任緬甸「國家民主聯盟」秘書長,呼籲推翻軍政府。
1989/07 政府以「顛覆國家」罪首度將她軟禁,她拒絕以被驅逐出境方式換取自由。
1990/05/27 所領導之「國家民主聯盟」在國會大選獲壓倒性勝利,軍方拒絕交出政權。
1991/10 獲諾貝爾和平獎。
1999/03 丈夫亞禮斯死於癌症,她擔心無法回緬甸,拒絕政府出國奔喪提議。
2003/05/30 再遭軟禁至今。

緬甸軍政府小檔案
1962年 尼溫將軍推翻民主政權後成立
1992年 丹瑞將軍成為領導人
政治情勢:政府由丹瑞為首的「全國和平暨發展委員會」12名軍事將領操控,採軍事獨裁,對國內政治活動管制極嚴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2007緬甸袈裟革命大事記
8/15 軍政府無預警調高油價,引發民怨
9/18-21 各地僧侶遊行規模逐漸成形
9/22 仰光1000名僧侶遊行到民運精神領袖翁山蘇姬家,她現身門口,向遊行者致意
9/24 仰光遊行人數暴增為13萬
9/26 軍政府流血鎮壓,至少5死上百傷
9/27 日本記者長井健司在仰光拍攝示威情形,被士兵射殺
9/28 繼續武力鎮壓,並封鎖網路,阻止血腥鎮壓消息外傳
9/29 聯合國特使甘巴里飛抵緬甸,圖說服軍政府與民主派溝通
9/30 甘巴里在仰光和翁山蘇姬會面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蘋果》資料室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地位重要
上周日,數萬名緬甸群眾與僧侶在全國各大城示威,抗議軍政府調高油價,並要求民主改革時,印度石油部長迪歐拉正在仰光,準備與緬甸當局官員及國營石油公司簽訂鑽探石油與天然氣合約。簽約典禮凸顯緬甸石油、天然氣資源在能源短缺的世界的重要,許多國家因此不願採取制裁行動,故而難以對暴力鎮壓的軍政府施壓。

賣天然氣賺655億
緬甸天然氣蘊藏量在2006年底達5428億立方公尺,雖僅佔全球蘊藏量0.3%,但依目前開採率及緬甸與泰國簽訂天然氣價格,未來40年,緬甸每年銷售天然氣就能賺20億美元(約655億台幣)。除了經濟急速起飛的中國仰賴緬甸供應能源,法國、馬來西亞都有石油公司在緬甸外海開採石油,南韓、泰國與其他國家也有企業躍躍欲試。
除了掌握各方覬覦的資源外,緬甸軍政府領導人丹瑞(Than Shwe)等高階將領,向來對國內批評與國際壓力置之不理。一名不願具名的東協國家駐聯合國大使說,緬甸當局很清楚,中國與俄羅斯不會同意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緬甸進行制裁。換言之,徒有國際社會憤怒,實難撼動緬甸政權。編譯李寧怡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記者遭射殺 日本:給個解釋

【陳怡妏╱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前天就緬甸士兵射殺日籍記者長井健司一事提出強烈抗議,要求緬甸政府查明真相並懲處射殺長井的士兵,緬甸外長吳年溫對長井遇害表示歉意,而媒體傳有新加坡人在這波鎮壓行動中掛彩。
日本外務大臣高村正彥前天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與緬甸外交部長吳年溫會談,正式向緬甸抗議軍政府鎮壓行動造成日籍記者長井健司身亡,要求緬甸政府給個解釋。面對日本強烈抗議,吳年溫表示他對長井的死感到「非常抱歉」,強調緬甸反政府運動已慢慢平靜,希望透過自制結束示威。 


旅日緬甸僑民昨持日記者長井健司被殺照片,赴東京緬甸大使館抗議。法新社

有新加坡人掛彩

日本媒體報導,政府決定暫時繼續援助緬甸。外相高村說:「我們將觀察緬甸採取何種方式改善現狀,再決定是否採其他更嚴厲的制裁。」共同社報導稱日本考慮召回駐緬甸大使,減少或凍結對緬甸技術援助,禁止日商在緬甸投資,不過目前尚未決定具體制裁手段。日本副外相藪中三十二今將抵達緬甸,向軍政府施壓懲罰開槍打死長井的士兵,要求緬甸政府正視國際反應。另外,僱用長井的APF通訊社長山路徹,昨已啟程赴仰光,準備帶回長井遺體。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有新加坡國民在這波鎮壓中掛彩。一名在仰光工作的新加坡男子周四上午上班途中,被鎮暴警察鎮壓行動波及,男子雙腿被鎮暴用塑膠子彈打出6個傷口。
新加坡外交部昨發表聲明表示對有新加坡人負傷感到驚訝,大使館打算派人探視並安排這名男子就醫,同時也願安排他和家人離開仰光,盼男子盡速與大使館聯繫。
歐美決定加強制裁緬甸,美國並呼籲所有「文明國家」協助平定緬甸暴力。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軍警封鎖仰光 聯國特使斡旋
傳死亡人數多達200 示威群眾:沒希望贏了
 

【蔡文英╱綜合外電報導】成千上萬僧侶、民眾上街要求民主的畫面,昨在緬甸第一大城仰光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大批武裝軍警以拒馬封鎖市中心,氣氛緊張。聯合國特使甘巴里(Ibrahim Gambari)昨從新加坡飛往緬甸仰光,再轉往首都奈比多。他肩負全球希望,盼能說服緬甸軍政府,以溝通代替子彈,化解示威。 

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說:「他(甘巴里)是我們最大希望,受雙方信任」,「他如果失敗,情況可能變得很可怕。」楊榮文指甘巴里應見遭軟禁的民主精神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但別設任何條件,如要求軍政府立即釋放她,「最重要的是開始談。」 

對空鳴槍嚇人民

西方外交官指,甘巴里行程由軍政府安排,可能見不到翁山蘇姬或其他民主領袖。甘巴里在新加坡上機前說:「我期待此行有豐碩成果。」他將代為轉達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東南亞國協成員國訊息,「期望我能符合各方需要。」
外交人士稱緬甸死於鎮壓人數遠超過官方10人的說法,異議團體指可能有200死,但無法證實。
此外,軍政府鬧內訌的說法持續流傳,位於泰國的緬甸異議新聞網站Irrawaddy前天指,軍政府第二號人物貌埃(Maung Aye)對最高領導人丹瑞(Than Shwe)下令暴力鎮壓很氣憤,還將翁山蘇姬從她家帶到仰光郊外一處軍營,進行會談。另有報導稱仰光附近北歐卡拉帕,第66輕步兵師士兵抗命、與其他軍警部隊對抗,以保護示威者。
緬甸國營報紙昨報導,「已恢復和平穩定」,稱安全部隊「謹慎地以最少武力」控制示威。在仰光和第二大城曼德勒都很平靜,僧院被關閉,帶頭發動示威的僧侶被關在僧院。各角落都有軍警部署,不時對空鳴槍恐嚇少數示威者,緬甸人擔心這波民主運動可能就此轉弱。一名參與27日示威的年輕女子說:「我想我們沒希望贏了。」昨天網路仍被封鎖,仰光的網咖都沒營業。流亡印度異議人士經營的Mizzima新聞執行編輯塞溫說,前天起他就再也沒有從網路收到任何來自緬甸的消息。

毀少數民族村莊
美國科學促進會前天指,衛星照片顯示,緬甸少數民族克倫族村莊已被軍政府燒毀。傳武裝部隊以該族支持反抗軍為由,對被拍攝地區發動攻擊。民運團體盼藉照片說服中國加入反軍事鎮壓行列。

2004年村落聚集 
衛星照顯示緬甸少數民族被迫遷村,左圖是2004年5月拍得一個小聚落畫面,至今年2月(右圖)當地建築都不見。路透

2007年夷為平地

石頭襲警
昨天仰光街頭一名支持民主運動的男子,拿石頭攻擊一輛疑似便衣警察搭乘的車,發洩對政府的不滿。路透 

緬甸2007袈裟革命可能發展
重演1988年血腥鎮壓:武力鎮壓,造成更多死傷,逮捕更多人,軍方將僧侶關在僧院內,迅速結束示威。
人民力量推翻軍政府:仰光和其他大城動員數百萬人示威,部隊抗命,不願射殺民眾,人民力量獲勝,1986年菲律賓人民推翻馬可仕政權在緬甸上演。
軟性政變:軍方高階將領讓最高領導人丹瑞(Than Shwe)成為輿論譴責的代罪羔羊,逼他退休。一段去年丹瑞之女的豪華婚禮影帶外洩,引起公憤。新領導人和主張民主的反對派對話,加速緬甸「民主路線圖」。
維持現狀:小型示威持續,軍政府在中國、東南亞國協等壓力下,為度過風暴,向反對派做出部分妥協。
資料來源:路透

報你知
Myanmar vs. Burma

緬甸情勢成國際焦點,其英文國號也引起討論。1989年,緬甸軍政府屠殺3000名走上街頭的異議人士後,宣布將英文國號從英國殖民時期源於緬族人的「Burma」改為「Union of Myanmar」,國內幾個大城名字也隨之更改,如前首都仰光從「Rangoon」改為「Yangon」。聯合國及大部分國家稱緬甸為「Myanmar」,但美國政府、英國多數媒體及倡導緬甸民主改革人士則用「Burma」。白宮日前指出,美國刻意不用軍政府宣布國號,因此名並未經民選國會通過,不具合法性。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09月28日 蘋果日報 

海洋深層水 助抗暖化 
抽至海面可促藻類生長 吸收二氧化碳
 

【李寧怡╱綜合外電報導】全球暖化嚴重,英國知名科學家認為目前抑制排放二氧化碳的方法緩不濟急,建議採行激進作法:在海洋中豎立大量巨型水管,抽取海底充滿養分的低溫海水送上海面、促進藻類生長,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過也有科學家對此表達疑慮。 

英國

英國知名生態學者拉伍洛克(James Lovelock)與倫敦科學博物館館長雷普利(Chris Rapley),在最新一期的《自然》(Science)期刊發表文章提出此項構想。依據兩人初步計算,這項計劃約需要在海中垂直放置一萬至十萬根直徑約10公尺、長100公尺的大型水管。
當水管隨海浪上下起伏,管中設置的單向閥會迫使海水往上流動,將海洋底層較冷海水送上表面,加速海面藻類繁殖。 

科學家憂傷害生態

這些藻類除了吸收二氧化碳之外,還會製造化學物質硫化甲基,有助於形成可反射日光的雲層,降低地球溫度。
兩位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初步證實此概念的潛在可行性,目前已獲贊助者支持,準備在海洋中進行實驗。兩人希望先在墨西哥灣與澳洲東北方的珊瑚海進行這項海洋水管計劃,因為降低海面水溫有助降低墨西哥灣颶風能量,也可復育大堡礁表面的珊瑚。
不過有科學家擔心擾亂海水循環恐傷害海洋生態;麻省理工學院環境工程學家齊休姆則指出,海洋深層水被送上海面後,要先釋出較多二氧化碳,才能開始吸收二氧化碳,一來一回間,可能有更多二氧化碳被釋放到大氣中。 


Telegraph.co.uk

James Lovelock's plan to pump ocean water to stop climate change
By Roger Highfield, Science Editor
Last Updated: 6:01pm BST 26/09/2007

A plan to save our world from extreme climate change by pumping cold water from the depths of the oceans is outlined today by James Lovelock, the scientist who inspired the greens.

James Lovelock is best known for his ideas that portray Earth as a living thing, a super-organism - named Gaia, after the ancient Earth goddess - in which creatures, rocks, air and water interact in subtle ways to ensure the environment remains stable.

Today Lovelock, of Green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 outlines an emergency way to stimulate the Earth to cure itself with Chris Rapley, former head of the British Antarctic Survey who is now the director of the Science Museum, London.

They believe the answer lies in the oceans, which transport much more heat than the atmosphere and, covering more than 70 per cent of the Earth's surface.

They propose that vertical pipes some 10 metres across be placed in the ocean, such that wave motion would pump up cool water from 100-200 metres depth to the surface, moving nutrient-rich waters in the depths to mix with the relatively barren warm waters at the ocean surface.

This would fertilise algae in the surface waters and encourage them to bloom, absorbing carbon dioxide greenhouse gas while also releasing a chemical called dimethyl sulphide that is know to seed sunlight reflecting clouds.

"Such an approach may fail, perhaps on engineering or economic grounds", they say, adding that the effects on the acidity of the ocean also have to be factored in.

None the less, "the removal of 500 gigatons (500 billon tons) of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air by human endeavour is beyond our current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f we can't 'heal the planet' directly, we may be able to help the planet heal itself."

One version of the scheme sees around 10,000 pipes in the Gulf of Mexico, they told The Daily Telegraph. But until there are some trials, "there is no way one can come up with a figure on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per pipe let alone temperature reduction," said Dr Rapley.

"The whole idea is to stimulate some action to find out," he said. "To get an idea of orders of magnitude, the net drawdown of the ocean is estimated to be 2 gigatons per year (compared with human emissions of eight gigatons per year), but only part of that is by the biological pump we are seeking to enhance, and only a fraction of that (maybe as low as 10 per cent) finally sinks to the bottom and is trapped in the sediments (although holding it in the deep ocean helps for a while).

"So one would have to work hard to get a net sequestration of a gigaton a year - but every little helps. "

Lovelock added: "Let's not be pessimistic about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 pipes or they might never be tried. Do not forget that they cool the top layer as well as fertilizing it.

"In the Gulf this alone may be important for reducing the severity of hurricanes. It is local self interest such as hurricane prevention and the restoration of fisheries that may pay for the project."

And they conclude in Nature: "The stakes are so high that we must try such schemes, even if they may fail.

"The Earth is fast becoming a hotter planet than anything yet experienced by humans," they write, explaining that natural processes that would normally regulate climate are being driven to amplify warming, so that higher temperatures can, for example, stimulate the release of more methane from wetlands and amplify the warming.

"Such feedbacks, as well as the inertia of the Earth system and that of our response, make it doubtful that any of the well-intentioned technical or social schemes for carbon dieting will restore the status quo.

"We need a fundamental cure for the pathology of global heating. Emergency treatment could come from stimulating the Earth's capacity to cure itself."

Scientists have put forward several proposals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solar radiation that reaches the planet's surface, including the use of light-reflecting sulphate particles in the atmosphere and installing mirrors in orbit around the planet.

Using radical techniques to "engineer" Earth's climate by blocking sunlight could cool our overheated planet but present great risks that could well worsen global warming should they fail or be discontinued, warned one recent study by Ken Caldeira of the Carnegie Institution's Department of Global Ecology.

"Geoengineering schemes have been proposed as a cheap fix that could let us have our cake and eat it, too. But geoengineering scheme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Our study shows that planet-sized geoengineering means planet-sized risks."

However, Dr Rapley said in response: "The attraction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the dangers of "unexpected consequences" are low, because we are advocating stimulating and enhancing an entirely natural process."

Prof Sir Brian Hoskins, Professor of Meteorology at University of Reading, commented: "This is the latest in a line of geo-engineering "solutions" or rather "buying time".

"As with some of the others, there is certainly a strong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oposal. Also I agree that the current global political inaction on the climate issue is very serious.

"In my opinion our uncertainties over the likely regional impact of what ou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may do is high. The uncertainties over what these "solutions" may do is an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However we must make sure that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limate system and our ability to model it increase as fast as possible so that we can be very confident about the former,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confident about the latter, the "solutions".

"As a different issue the sheer practicality of doing the proposed "solutions" on the required scale to combat greenhouse emissions also has to be considered.

"One of the nightmares is that commercial companies may offer to off-set people's carbon emissions by doing them on a smaller scale, with no real knowledge of the wider implications."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日本記者疑遭蓄意槍殺
心臟近距離中彈 首名喪生外國人


【陳怡妏╱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前晚證實,今年50歲的日本APF通信社約聘記者長井健司在採訪緬甸軍政府鎮壓示威民眾過程,遭緬甸士兵近距離正面開槍身亡,日方懷疑緬甸士兵蓄意槍殺長井,要求緬甸查明真相,否則考慮中止對緬援助並加以制裁,禁止國民前往投資。


長井健司(左)前天在仰光採訪鎮壓示威民眾時,遭緬甸士兵近距槍殺。路透

專門前往戰地採訪
長井健司前天在仰光採訪軍政府鎮壓抗議民眾,當時武裝警察要求示威者就地解散,隨即鳴槍示警,在場採訪的長井健司被子彈擊中心臟倒地,右手卻仍抓住攝影機繼續拍攝,送醫後宣告不治,成為首名在這波動亂中喪生的外國人。
日本富士電視台昨播出長井中彈的駭人瞬間。日本政府指,長井約在一公尺左右近距離遭槍擊,被流彈波及的可能性極低,還正調查是否遭蓄意射殺。日本駐緬使館要求冰存長井遺體,以便調查死因,考慮送回日本安葬。
長井工作的日本APF通訊社,專門前往其他日本媒體卻步的戰地採訪,和長井的口頭禪「總得有人去那些大家都不去的地方才行」不謀而合。長井曾到伊拉克等地採訪,也跟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近距離接觸過。原在曼谷採訪的他毅然接下緬甸採訪任務,周二抵仰光,不料前天遭遇不測。

聽聞噩耗雙親顫抖
年邁雙親擔心兒子安危,屢次勸他遠離危險地區。母親道子聽聞噩耗全身顫抖地說:「我告訴他好幾次了,但他就是不聽。現在我只想見他遺體一面。」父親秀夫表示:「我要告訴緬甸當局,他們不能這麼過分。我不想看到這種事再發生。」
緬甸駐聯合國大使向日本代表表示,對於長井的死感遺憾。東京昨聚集數百人士抗議緬甸政府殺害日本記者。


長井健司(右)2003年曾深入伊拉克戰地採訪。法新社  

長井健司小檔案
年齡:50
出生:日本愛媛縣今治市
職業:日本APF通信社約聘記者兼攝影師
學經歷:大學畢業後曾赴美學英文,此後投入採訪生涯,曾赴伊拉克、巴勒斯坦、中國與北韓邊境等危險地區採訪。周二從泰國曼谷轉赴緬甸仰光採訪反政府遊行,前天命喪採訪現場。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布希促中國制止緬甸暴行

關鍵影響
赴美國參加聯合國大會的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箎前天拜會白宮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沒想到布希總統竟邀他進入橢圓辦公室談話,盼中國發揮影響力,制止緬甸軍事鎮壓示威。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昨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通電話,也希望跟中國合作解決緬甸危機;各國都認定,中國是改變緬甸軍政府態度的重要關鍵。

 

中緬互為經濟夥伴
中緬建交57年,是彼此重要貿易夥伴,緬甸依賴中國的援助與貸款,而中國也覬覦緬甸的能源與戰略地位,雙方各有所圖。緬甸是中國連接中南半島與南亞的門戶,讓中國建築從麻六甲海峽到雲南的輸油管,開闢一條獲得原油的陸路通道,緬甸外海發現天然氣礦藏,中國也優先取得探勘開採權。中國當然傾向支持緬甸軍政府,維護既得利益。
近來北京當局面臨愈來愈大的國際壓力,中國先前還在聯合國安理會攔下譴責緬甸的提案,前天已轉為低調呼籲各方節制,中國外交部表示:「希望緬甸和平穩定。」
編譯蔡筱雯 

ps.布希是傻瓜嗎?一丘之貉要中國叫緬甸住手?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緬軍內訌 獨裁強人親鎮壓蘋果日報
逐外國記者切斷網路槍殺數十人


【蔡文英╱綜合外電報導】緬甸軍政府昨持續強力打壓反政府遊行。目前至少13人喪生,2千多人被捕。但澳洲駐緬大使戴維斯(Bob Davis)指出,實際死亡數字恐怕是緬甸官方所稱10人的數倍。軍政府不但封鎖仰光市中心,佔領主要僧院,更嚴控資訊流通,主要網路連線全被切斷,數家報紙停止出刊,不少外國記者被趕出緬甸,以遏阻大模規示威再現。 

仰光昨還傳出軍政府可能鬧內訌消息,仰光指揮官不肯向示威者開槍而遭軟禁,最高領導人丹瑞(Than Shwe)決定親自出馬指揮鎮壓,他家人卻已帶著家財離開緬甸。反對派消息指,戰機突升空,又有兩個步兵師「騷動」,軍隊內似乎暗潮洶湧。
日本《讀賣新聞》指,接近軍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當局18日起派出便衣警察和士兵,潛入示威隊伍,以相機拍得主要成員照片按圖抓人,已有2千多名僧侶和民眾被捕。同時,軍方已佔領帶頭僧院,讓僧侶無法成為示威主力,加上恫嚇民眾以便在數日內讓示威落幕。 


緬甸軍隊昨天仍強勢對待示威群眾,圖為士兵前天在仰光部署。法新社

群眾展開游擊示威
然而,僧侶表示不會罷手,他們向外國電台表示,儘管示威的僧侶人數大減,但由神職人員、學生和民運人士組成「團結前線」,將持續抗爭。據法新社報導,昨午仍有2千人左右聚集在仰光市中心示威,不過隨即被驅散。另外,也有些抗議群眾展開游擊戰,他們先在巷子聚集,一群人對著街頭軍警大罵:「去你的!士兵,我們要民主。」就分散躲進巷道。
10餘萬僧侶和民眾在仰光街頭抗議軍政府、遭武力鎮壓的畫面在國際媒體傳播下,使得這波緬甸20年來最大規模民主運動,成為國際焦點,向來嚴格箝制言論的軍政府於是展開更高壓控制。
網路和手機通訊也被封鎖,尤其網路在將示威新聞和影像向外界傳送扮演關鍵角色。但一名緬甸郵政電信官員向法新社表示,網路不通主要是因海底電纜線受損。

手持相機都遭毆打
目擊者指,前天在街頭拿手機和相機的人都遭士兵毆打。《東京新聞》一名駐地緬甸籍記者也在仰光家中被抓走。一名西方外交官說:「我想那些照片和影像外流,一定讓軍政府很洩氣,所以他們正盡全力切斷一切。」

緬甸軍政府鎮壓袈裟革命
8/19
軍政府15日提高油價,民生更困難。500人開始在仰光遊行。
8/22
帶領遊行的13名民主運動領導人被捕。
9/05
軍隊對北曲哥300僧侶鳴槍警告,以竹棍鞭打。
9/19
各地僧侶上街。以催淚瓦斯、對空鳴槍警告示威者。
9/20
仰光1300多名示威僧侶獲准進入被封閉3天的最重要地標大金塔。
9/24
仰光遊行人數達10萬人,國營媒體警告僧侶遠離政治。
9/25
在仰光和曼德勒實施宵禁。
9/26
出動催淚瓦斯並對空鳴槍,以警棍毆打示威者,造成5死。禁止5人以上集會。
9/27
突擊僧院,抓走數百僧侶,7萬人繼續示威。
9/28
封鎖仰光市中心,擴音器卡車穿梭街頭,警告別保護逃跑的被捕者。
資料來源:法新社、路透 

台灣聲援
台灣勞工陣線等社團昨天在台灣民主紀念館遊行,持翁山蘇姬肖像聲援緬甸民主運動。田裕華攝

澳洲怒吼
上百名緬裔人士昨天在澳洲坎培拉的緬甸大使館示威,與警方發生衝突。

英國示威
英國倫敦的示威群眾昨天走向中國大使館,準備抗議中國支持緬甸軍政府。

菲律賓剃頭
菲律賓示威群眾昨天在緬甸領導人丹瑞的肖像前剃頭,表示他們支持緬甸僧侶的決心。法新社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聯國擬派特使「關切」

國際施壓
在緬甸當局前天對示威的僧侶與群眾開槍鎮壓後,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是否對緬甸進行全球性制裁。在此之前,美國已宣布加強對緬甸的制裁措施,歐盟也著手研擬新的制裁方案。但全球性制裁的提議,遭到向來支持緬甸的中國與俄羅斯否決,最後安理會只發表了一項「關切」聲明,並要求緬甸允許聯國特使入境了解現況。
中國是緬甸最大的經濟夥伴與軍備供應國,也仰賴緬甸供應石油與天然氣,雙方關係深厚;美國與國際特赦組織均公開敦促中國出面「發揮對緬甸的影響力」。

中國願「斡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前天被問及緬甸局勢時,僅表示不干預他國內政立場,但昨態度已有轉變,表示「希望緬甸問題有關各方保持克制」,也說中方會「支持聯合國……的斡旋活動」。
編譯李寧怡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無懼鎮壓 7萬緬人示威
軍政府恐嚇遊行者 日籍攝影師中槍喪命


【蔡文英╱綜合外電報導】緬甸軍政府前天對連續9天上街頭示威的僧侶、民眾動武鎮壓,至少5人死亡。但昨天最大城仰光街頭,仍有7萬人不畏性命威脅,繼續遊行,軍警鎮壓下,造成一名日本攝影師在內10人死亡。目擊者指,士兵對群眾大喊,若不盡速解散,「將採取極端行動」,氣氛緊繃。當局更在昨拂曉突襲數所僧院,抓走大批僧侶。

仰光的反政府集會昨進入第10天,大批由年輕人和學生組成的遊行隊伍昨繼續走上街頭。面對阻擋去路的武裝警察,他們鼓掌、唱著緬甸國歌,大喊:「但願我們免於所有危險、貧窮,但願心中和平!」兩百多名軍警拿著擴音器,警告遊行者,之後市中心街道全被淨空,至少100人被捕。 


緬甸安全部隊昨在仰光市中心開槍警告、並施放催淚瓦斯,企圖驅散抗議群眾。路透


衝突中10人中彈死
有目擊者指在遊行終點小金塔附近,有名示威者在槍響之後倒地,後來有醫院人員稱那個人是名日本攝影師,中槍宣告不治,他穿著短褲,服裝有別於當地人。安全部隊已封鎖小金塔。街頭戒備森嚴,軍人和便衣警察四處巡邏。有人看到一名外國人被4名警察帶走,異議人士稱,有10人中彈死亡。一片混亂中,商貿酒店附近的示威者攔下一輛載著磚塊的卡車,朝警哨丟擲磚塊。同時,也有支持軍政府的幫派部署在仰光市中心。
另外,軍政府從前晚到昨凌晨,派軍警闖入參與遊行的僧侶寺院,用軍用卡車載走至少500名僧侶。因此,昨天的遊行隊伍,僧侶的身影變少了。由於僧侶在緬甸地位崇高,當局突襲僧院之舉,很可能點燃早已受不了軍政府45年獨裁統治的緬甸人民心中怒火。
一名目擊者說:「僧院的門都被打破,東西全被搜括一空……,看到僧院遭突擊,僧侶被粗魯對待,宛如人間煉獄。」有目擊者指,當軍警突襲僧院,示威者和軍警發生衝突時,軍警朝群眾施放催淚瓦斯並對空鳴槍。在第二大城曼德勒,有人目擊5輛軍用卡車和3輛消防車開進馬哈木尼佛寺,數百僧侶被關在寺內。 


昨天仍有群眾不畏血腥鎮壓走上仰光街頭,遭警察持警棍追打驅趕,一名日籍攝影師(箭頭處)在衝突中遭波及身亡。路透

傳翁山仍軟禁家中
先前傳出民運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有可能因這場袈裟革命被關到監獄裡去,但一名駐仰光亞洲外交官指,她家門口部署了更多部隊,且前晚有人還在她家看到她的身影,因此她應該還被軟禁在家。 


昨天在仰光小金塔旁人行道,仍見僧侶和學生和平靜坐,表達反政府訴求。路透

國際對緬甸鎮壓示威反應
聯合國安理會:敦促軍政府允許聯合國特使入境;對鎮壓行動表示「關切」;要求政府「克制」。
美國與歐盟:聯合發表聲明呼籲軍政府停止暴力,開始對話;美籲中國發揮對緬甸影響力。
中國:呼籲軍政府致力改善民生,處理好國內社會矛盾;阻撓安理會通過對緬甸制裁決議。
俄羅斯:聲稱此一事件是「內政事務」;阻撓安理會通過對緬甸制裁決議。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緬甸袈裟革命Q&A
Q:示威起因?
A:軍政府在8月15日無預警調高燃料價格,石油漲1倍、瓦斯漲成5倍,對民生影響甚鉅。民主人士率先在第一大城仰光遊行,當局隨即抓人。
Q:僧侶為何涉入?
A:9月5日軍隊對北曲哥一場和平遊行動武後,僧侶開始大規模加入,至少3名僧侶受傷,隔天僧侶短暫抓了幾名官員當人質,要求政府在17日前道歉,但政府未道歉,示威僧侶人數大增。自此在仰光和其他城市天天遊行。若對僧侶使用暴力恐全國動亂。
Q:軍政府如何處理?
A:起初,政府克制,讓遊行進行。24日稱將「採取行動」,25日晚間軍隊和鎮暴警察抵仰光,並實施宵禁。26日仰光大金塔傳出暴力,警方用警棍和催淚瓦斯驅散群眾,傳有5死上百傷。
資料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美凍結14緬甸高官資產

國際施壓
緬甸軍政府暴力鎮壓示威群眾,美國政府前天宣布對緬進行經濟制裁,凍結14名緬甸官員在美國轄下金融機構的資產,並禁止美國公民與這些人士有生意往來。這些官員包括緬甸軍政府領導人丹瑞(Than Shwe)及第二號軍事強人貌埃(Maung Aye)。
正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的東南亞國協10國外長,前天舉行會外會,但緬甸外長臨時改派代表與會。

聯國特使今將赴緬
9國外長一反長期不干預緬甸內政立場,在會後發表措詞強硬的聲明,對緬甸政府用槍鎮壓示威群眾表示「強烈反感」,要求緬甸政府與國內各方團體協商,和平轉型為民主政體。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致電東協各國領導人,表示不能對緬甸問題「默不作聲或置身事外」,呼籲各國採一致行動,解決緬甸衝突。
自緬甸鎮壓群眾後,獲派前往新加坡等待進入緬甸的聯合國特使甘巴里(Ibrahim Gambari),終獲緬甸核發簽證,將於今赴緬了解現況。
編譯李寧怡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緬人爭民主 寄望翁山蘇姬

【蔡筱雯╱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外相米利班(David Miliband)前天表示,緬甸民運領袖翁山蘇姬曾經在民主選舉獲勝,她才應該擔任緬甸的領袖:「若由她領導自由民主的緬甸,情況將好上百倍。」一語道破緬甸軍政府對她的顧忌。

軍方忌憚 軟禁多年
翁山蘇姬在國內外都受到廣大支持,難怪緬甸軍頭丹瑞(Than Shwe)將軍對於她總覺得芒刺在背,據傳有次外國使節在丹瑞面前提起翁山蘇姬,他當場氣得拂袖而去。
緬甸人士透露,翁山蘇姬上周六在家門口露面,給予示威僧侶莫大精神鼓舞,次日她就被關進惡名昭彰的永盛監獄,這座政治犯監獄有「緬甸最黑暗地獄」之稱,曾被監禁的政治犯形容囚犯在此所受待遇極為惡劣,翁山蘇姬過去也曾被監禁在此,軍方顯然是為了斷絕她與外界的聯絡,讓她無法聲援民主示威。
對緬甸人民而言,翁山蘇姬就是他們擺脫45年軍事統治的唯一希望,她為民主奉獻大半生,永遠是人民仰望的目標。她是緬甸獨立英雄翁山將軍之女,父親遭暗殺時她只有兩歲,後來出國求學,在英國牛津大學念書時結識夫婿英籍學者亞禮斯(Michael Aris),育有2子,她原只是家庭主婦,1988年返回緬甸探望生病的母親,從此投身民主運動,創建「國家民主聯盟」(NLD),領導和平抗爭,曾在1990年贏得選舉,但軍政府不承認選舉結果,反而把她監禁、軟禁至今。

研習外語 彈琴自娛
過去18年當中,翁山蘇姬有12年與外界隔絕,但她追求民主的毅力從未動搖,1991年曾獲諾貝爾和平獎榮譽,最近4年她又遭到軟禁,她在家中只能研習外語打發時間,彈琴自娛,但時刻以民主為念,偶有機會與外界友人見面,她仍不斷呼籲國際以經濟制裁對緬甸施壓,才能讓軍政府改變態度。

翁山蘇姬小檔案
出生:1945生於緬甸仰光,現年62歲
學歷:英國牛津大學碩士
家庭:與已故英籍夫婿亞禮斯育有兩子;父為緬甸國父、民族英雄翁山將軍,母杜欽基是60年代初緬甸駐印度大使
經歷:
1988/04:擔任「國家民主聯盟」秘書長,呼籲推翻軍政府。
1989/07:政府以「顛覆國家」罪首度將她軟禁,她拒絕以被驅逐出境方式換取自由。
1990/05/27:所領導之「國家民主聯盟」在國會大選獲壓倒性勝利,軍方拒絕交出政權。
1991/10:獲諾貝爾和平獎。
1999/03:丈夫亞禮斯死於癌症,她擔心無法回緬,拒絕政府出國奔喪提議。
2003/05/30:再遭軟禁至今。
資料來源:路透、《蘋果》資料室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