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國際媒體被控 糾眾搞破壞

欲加之罪
緬甸僧侶率眾示威成為國際注目焦點,緬甸宗教部長杜拉敏貌(Thura Myint Maung)前天透過緬甸國營電台發表聲明,指控這一連串遊行是由國內外一群惡意份子「系統性策劃」,因為他們「嫉妒緬甸的和平、寧靜與發展」。

軍政府領袖迷信遷都
聲明中控訴這些「國內外破壞團體」「唆使年輕僧侶走上街頭」,並指參與遊行的僧侶看起來人數眾多,「其實佔全國僧侶人數不到2%」。英國廣播公司、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緬甸民主之聲等電台,均被列入「國內外破壞機構」。
1992年成為緬甸最高領導人的丹瑞將軍,行事詭秘迷信,置蒼生於水火。2005年11月軍政府依丹瑞請占星家選的時辰,神秘遷都至叢林中的奈比多,現又有部分政府機構遷至英國殖民時期的夏都眉謬市,因丹瑞的妻子不喜奈比多的瘴癘之氣。
英國《獨立報》報導,丹瑞拒絕與民主運動領袖翁山蘇姬進行任何協商,前總理欽鈕曾提議與翁山對話,就遭丹瑞革職並整肅。編譯李寧怡

緬甸軍政府小檔案
1962年:尼溫將軍推翻民主政權後成立。
1992年:丹瑞將軍成為領導人。

政治情勢
政府由丹瑞為首的「全國和平暨發展委員會」操控,採軍事獨裁,對國內政治活動管制極嚴。

軍力
陸軍:35萬人、255輛坦克、裝甲運兵車325輛
海軍:1萬3500人、戰艦與巡邏艇共71艘
空軍:1萬2000人、戰機125架、直升機66架
準軍事部隊:警察7萬2000人、民兵3萬5000人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路透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袈裟革命 緬甸流血鎮壓
七死逾百傷 中國力挺 軍政府「不可能崩潰」


【蔡佳慧、王潔予╱綜合外電報導】緬甸20年來最大規模的民主示威「袈裟革命」,昨演變為流血鎮壓。在最大城仰光街頭,上萬名反對軍政府的僧侶與學生,遭軍警以開槍、催淚瓦斯和警棍強行鎮壓,據傳已有7人死亡、上百人受傷,另有3百人被捕。而分析家直指,這場革命恐將無疾而終,因為軍政府在中國強勢力挺下「不可能崩潰」。

昨天一名示威僧侶在衝突過程中受傷,全身是血。法新社

緬甸軍政府在多日自制後,昨下令進行鎮壓。軍警對空鳴槍、發射催淚瓦斯、燃燒塑膠管線以驅離示威民眾,現場煙霧瀰漫。目擊者指稱,就連平時備受社會敬重的僧侶也遭警棍伺候,並被強行拖上卡車載走。從挪威發聲的「緬甸民主之聲」電台報導,仰光市中心衝突至少造成7人死亡,上百人受傷,數字還在持續增加。


一群僧侶昨企圖進行示威遊行,遭到軍警阻擋後,蹲坐地上表示抗議。路透

宵禁嚴禁逾5人集會
雖然軍政府已下令嚴禁5人以上集會,並實施宵禁,但仰光民主示威者昨仍不畏危險,集結上萬人自大金塔出發,遊行前往市中心的小金塔,但沿途受到軍用卡車層層阻擋。數千民眾鼓譟並向軍警叫囂:「你們是笨蛋!」憤怒群眾甚至放火焚燒兩輛警用摩托車。
這場大規模示威起自8月19日,導火線是軍政府不顧民生、調高油價,而追根究柢則是源於人民對軍政府統治的不滿。觀察家指稱,這場衝突是緬甸兩大勢力對抗:一方是僧侶的道德權威,另一方則是軍事力量,「這兩大足以穩定國家的體系,將有一個會崩潰。」 

天然資源多有恃無恐
事實上,緬甸長期強悍鎮壓民主示威,雖已受國際社會孤立,包括美國、歐盟等均有意或已表態將對軍政府擴大制裁。不過,西方分析師直指,軍政府政權不大可能受震撼,理由在於該國擁有豐富天然氣資源,鄰近對於天然氣需求恐急的中國、印度兩大新興強國,且與俄羅斯也簽署有探勘合約,因而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方案勢必受到中、俄阻撓。特別在中國的經濟與外交強勢力挺下,緬甸軍政府「不可能崩潰」。
不過軍政府這次不能再像1988年血腥鎮壓民主示威運動時那樣封鎖消息、隻手遮天,因為今天在網路、手機及數位相機等科技產品的輔助下,軍政府的一舉一動,都將被攤在世人面前接受檢驗。 

網路科技讓暴行曝光
1987年9月,當時獨裁者尼溫因迷信九是幸運數字,廢用25、35及75基亞(錢幣單位)的緬幣,只留下能被九除盡的45及90基亞,民眾一覺醒來,財產變成廢紙。1988年大批學生上街抗議,與軍方發生衝突。軍方後來的鎮壓造成約3000人死亡,史稱「8888暴動」。
當年驚天動地的流血事件因政府封鎖,不為外界所知。而今天各媒體均大幅報導緬甸這波民主浪潮。「美國支援緬甸運動」決策長昂丁在美國華府說:「年輕人知道如何規避網路監控。」流亡印度的緬人盛溫說:「這就是全球化,不管軍政府喜歡與否,就是無法自外於國際社會。」 

緬甸鎮壓示威各國反應
國家/反應
˙美國:總統布希宣布將針對緬甸施行新制裁措施,並指控軍政府對人民施加「19年恐怖統治」。
˙英國:首相布朗提議聯合國安理會立即開會商議,並派遣特使赴緬甸。
˙法國:總統沙柯吉打算接見緬甸流亡異議份子,官員呼籲歐盟對軍政府施加制裁。
˙澳洲:警告軍政府不可強力鎮壓示威群眾。
˙日本:敦促軍政府冷靜反應。
˙馬來西亞:反對施加經濟制裁,以免民眾受害,呼籲緬甸全國和解。
˙中國:恪守不干預其他國家事務立場,呼籲軍政府進行「適當處理」。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國際擔憂 血腥鎮壓重演

各界關注
緬甸連續多日來由佛教僧侶領導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引起國際社會關注。

美將採新制裁
美國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把握機會由外部向緬甸施壓,昨在聯合國大會發表的演說中,宣布將對緬甸採取新的制裁,迫使緬甸軍政府進行民主改革。
新的制裁方案包括:禁發簽證給緬甸政權的重要人物及其親屬,提供軍政府金援者也在禁入美國之列;此外美國也將對緬甸進行金融制裁。但布希在本月稍早已邀請緬甸派代表參加在美國舉行的東南亞領袖會議,是否生變不得而知。
中國是緬甸最重要的盟邦,也是最大的武器供應來源,之前曾表示不會干預緬甸內政。但本月稍早,曾任外長的國務委員唐家璇在北京會見緬甸外長吳年溫時,竟表示盼緬甸「推進符合國情的民主進程」。
國際社會憂心規模愈來愈龐大的示威遊行,可能導致1988年的血腥鎮壓示威場面重演。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及澳洲、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皆先後要求仰光當局自制。編譯李寧怡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10萬人示威 緬衝突升高
鎮暴軍警穿梭 國際社會籲自制

【蔡文英╱綜合外電報導】緬甸最大城仰光10萬名僧侶與民眾,無畏軍政府可能採武力鎮壓的威脅,昨持續第八天走上街頭和平遊行。一名僧侶向美聯社表示:「大家不想再忍受軍政府了!」據目擊者描述,8輛載著鎮暴警察的卡車和11輛載著士兵的卡車昨出現仰光街頭,衝突可能一觸即發。 


10萬名高喊「民主!民主!」的緬甸僧侶和民眾,昨不畏軍政府警告,繼續在仰光街頭和平示威。路透


在高喊「民主!民主!」的佛教僧侶帶領下,昨又有10萬人聚集在仰光市中心,其中約有3萬僧侶和7萬民眾。他們在烈日下,從大金塔走向小金塔,然後朝仰光河畔的波大通寶塔(八角迷宮)前進。支持者站在路旁遞水和濕毛巾。有反對黨成員高舉象徵民主運動的「戰鬥孔雀」旗,也有學生拉著以緬甸語寫著「非暴力、和平表達」的布條。有僧侶喊著:「我們要求對話!」也有僧侶舉著寫著「充裕的食品衣物和避難所、國家和諧、釋放政治犯」等小標語。


在仰光市中心的小金塔外,昨天開始部署軍隊,拉高流血衝突的可能性。路透

「我們唯一能做的事」
這波被稱為「袈裟革命」的示威,是緬甸軍政府近20年來面臨的最大規模反政府挑戰。軍政府最高領導人丹瑞(Than Shwe)將軍如何化解此難題,備受各國關切,國際社會紛紛呼籲自制,勿釀成流血衝突。軍政府昨在首都奈比多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對策,但細節不詳。
軍政府前晚開始警告僧侶和民眾別再遊行,昨天許多裝有擴音器的貨車穿梭仰光街頭,播放非法示威將受武力驅離的警告。一名年輕示威者說:「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我們將繼續遵循佛教教義進行抗議……,我們一點都不怕。」第二大城曼德勒也有近700人上街。緬甸國營媒體指控,在外國媒體煽風點火下,示威已在全國14省的7省上演。 


僧侶將僧缽倒過來,象徵拒絕軍政府相關人員布施,表達強烈抗議。路透

翁山被押送監獄囚禁
關於軍政府將鎮壓的傳言眾多,包括醫院被要求準備接受傷患;監獄清空,準備關押被逮捕者;有軍人剃光頭混入僧侶隊伍,企圖引發暴動,使軍方出兵有理等。
緬甸僧侶民眾上街8天,4年來一直被軟禁家中的民主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上周六走出家門向遊行而來的僧侶致敬,使這次反軍政府浪潮愈來愈壯大。路透引述可靠消息報導,軍政府為免僧侶再接觸這位民主鬥士,已於周日將她押送至惡名昭彰、有「惡魔之城」之稱的永盛監獄(Insein prison)囚禁。

緬甸2007年袈裟革命大事記
08/15 軍政府無預警調高油價1倍,天然氣5倍,引發抗議。
09/05 軍隊向北曲哥500名遊行僧侶開槍,數人受傷。
09/17 有僧侶聯盟揚言將拒絕執政將軍及親友布施,在此虔誠佛教國是很嚴重恐嚇。
09/18-21 各地僧侶遊行規模逐漸成形。
09/22 仰光1000名僧侶遊行到民運領袖翁山蘇姬家,她出現門口,向遊行者致意。
09/24 仰光遊行人數13萬人,其他24個城鎮也加入。
09/25 軍政府警告可能採取武力鎮壓示威,但仰光仍有10萬人上街;軍警已在街頭部署。
資料來源:英國廣播公司、路透、美聯社


軍政府遏阻示威者說法
◎若繼續非法集會,軍政府將採武力鎮壓,恐重演1988年血腥鎮壓慘劇。
◎宗教事務部長杜拉敏貌稱若老僧不控制徒弟,將對他們採取行動。
◎軍政府將頒布緊急狀態令。
◎傳有軍人剃光頭混進僧侶遊行隊伍,好藉機引發暴力,讓政府有動武理由。
◎傳醫院清空病床,預備治療傷患。
◎傳監獄清空牢房,以拘禁被捕者。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緬甸抗議 暴增至13萬人

【綜合外電報導】在緬甸僧侶號召下,昨仰光13萬民眾上街遊行,形成近20年來規模最大的反軍政府示威,但向來嚴密監控民眾的軍政府卻出奇地克制,市內謠傳軍方正準備動武鎮壓,氣氛緊張。而各國也呼籲軍政府謹慎處理,若採暴力鎮壓將須負起責任。 


昨為仰光反政府示威第七天,當地僧侶號召民眾參與,人數增至十三萬。路透

軍政府恐武力清場

大將軍丹瑞(Than Shwe)本周將在首都奈比多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如何應付日益壯大的僧侶示威。仰光市民透露,小道消息傳遍全市,指軍方將頒布全國緊急狀態令,數營軍隊已調到仰光市郊候命,準備武力清場。
在仰光市區,軍警人數未明顯增加,但眾多市民、學生昨都參與大遊行,聲勢浩大,英國駐仰光大使坎寧(Mark Canning)指,緬甸軍政府目前極度不安,「我覺得政府很可能作出強烈的反應」。
連曾參與1988年民運、現流亡泰國的前民運學生溫緬也有同感:「我看不到軍政府可穩住局勢,我愈來愈擔心當局會武力鎮壓,這是他們一貫對付異己的方法,他們從不妥協,也不知如何妥協。」
不少分析家認為,緬甸僧侶地位崇高,一旦貿然採取鎮壓行動,可能觸發民眾大規模騷亂,加上拜現代先進通訊技術所賜,全世界都看到僧侶勇敢走在民運前哨、成功到翁山蘇姬家門前誦經的畫面,但若任由僧人上街,只會令民眾以為軍政府是「紙老虎」,使軍政府陷於進退兩難的困境。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緬甸示威 上百比丘尼加入

【李寧怡╱綜合外電報導】星期日的緬甸首都仰光,下著滂沱大雨;緬甸軍政府統治45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群眾遊行,就在大雨中展開。一萬名在緬甸倍受敬重的佛教僧侶走上街頭,另外還有上萬民眾冒雨參與。 


久未露面的翁山蘇姬前天出現在家門前(箭頭處)向群眾致意,振奮人心。路透

翁山蘇姬露臉
緬甸僧侶連續第六天領導示威行,要求軍政府調降油價,並進行民主改革。昨天的遊行更首度有上百名比丘尼加入。
遭軍政府長期居家軟禁的緬甸民主運動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前天在約兩千名遊行僧侶與群眾經過宅邸時,出現在微幅開啟的大門前,雙手合十向群眾致意,眼泛淚光。在緬甸反對人士眼中,這個舉動極具激勵人心的象徵意義;且遊行隊伍走向翁山蘇姬宅邸時,軍警主動移開原本設置的路障,似乎顯示政府有態度軟化的傾向。
受到翁山蘇姬露面的激勵,昨天在仰光街頭的遊行規模之大出人意料,還有人喊著「釋放蘇姬」的口號。因擔心民眾反彈,連日來並未鎮壓僧侶和平示威的軍政府,昨天加派鎮暴警察,駐守在翁山蘇姬宅邸外圍。分析家認為軍政府希望多日來的示威和平結束,但從昨天出現的新口號「起義必成」看來,這場遊行目前仍沒有落幕的跡象。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

緬甸油價飆 上萬僧侶示威

【李寧怡╱綜合外電報導】緬甸異議人士近一個月來在全國各地示威,抗議油價高漲導致民不聊生,結果遭軍政府暴力打壓,逮捕多名抗議人士。但示威並未因此告終,在緬甸地位崇高的佛教僧侶上周二起接手帶頭示威,昨天更有近萬名僧侶和群眾走上第二大城曼德勒街頭,場面震撼人心。
在首都仰光著名的大金塔附近,昨天也有近2000名僧侶在雨中和平示威,要求政府調降油價、釋放所有政治犯並與翁山蘇姬等民主領袖展開協商。他們沿途誦經,緩緩走向市中心,途中還有僧侶拒絕軍人布施,在視布施為每日宗教功課的緬甸,這是對政府明顯的杯葛舉動。緬甸當局上月將油價調漲一倍至每公升約24元台幣,天然氣價格更調漲四倍。
僧侶在遊行中扮演領導角色,是緬甸軍政府自1988年血腥鎮壓學生示威運動以來,面臨最嚴峻的威脅。 


緬甸近2千名僧侶昨在仰光市和平示威,要求政府釋放政治犯,調降油價。法新社

軍政府仍觀望容忍

目前軍政府仍在觀望,並未出動軍警鎮壓;昨天警察還將翁山蘇姬遭軟禁住所附近的路障移開,讓遊行隊伍通過。分析家指出,軍政府深知暴力對待僧侶可能激怒大眾,導致情勢惡化,因此暫時採取容忍態度。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09月19日 蘋果日報

地球越暖 颱風越強

韋帕颱風被氣象專家稱為「猛爆型颱風」,因為它生成快、速度快、增強的爆發力猛烈,短短2、3天就長大而能侵入台灣。為什麼和以前我們了解的颱風不同了呢?答案是:氣候越暖化,颱風越強烈。

海溫上升雨量增

大氣科學家們在上期的《科學人》雜誌撰文指出,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暖化,讓海洋溫度上升,增加海面蒸發速率,這2項因素使颱風增強。事實上,海洋只要暖化一點點,就可能使更多的熱帶擾動升級成颱風,熱帶風暴的威力也會增加,並帶來更多雨水。當然,颱風(別處稱為颶風)數量的多寡還要看聖嬰、反聖嬰現象,韋帕颱風就是反聖嬰現象的產物。
1970年起,全球暖化造成海溫增加攝氏0.6度,雖然聽起來很小,卻能大幅影響熱帶風暴的強度,於是卡崔娜颶風經過墨西哥灣暖流的加持而壯大,就夷平了新奧爾良市的靠海地區。海溫只要上升攝氏1度,颱風雨量即增加19%,風力的強度就增高一個等級。現在科學界已經了解到,熱帶海洋上的暖渦、暖洋流以及厚暖水層,正是孕育超級強烈颱風的子宮。
有些科學家質疑地球暖化說,認為是極端環境主義者的誇大言辭。可是最新出爐的聯合國跨國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彙整國際間最新的科學資料指出,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真的是全球暖化的主兇,其可能性高於90%,絕非無中生有。上一次的在2001年的報告中,則認為此可能性高於66%。 

抗暖化刻不容緩

今天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與工業革命前相比,大約增加了35%,主要的增加時間在1956年到2005年,亦即20世紀的後50年間,地球暖化上升了攝氏0.65度(誤差加減0.15度);造成1993年到2003年間海平面上升了3.1公釐。影響極其深遠,包括冰河和南北極冰山的融化,動植物的遷徙與改變,土壤濕度與水資源的變化,颶、颱風增加也增強……其結果如何,科學界並不確定知道,但有一個結果是確定的:至少在未來一千年內,植物、動物和人類將與氣候變遷的結果福禍相倚。所以,為了自己的現在和子孫的未來,立法抗暖化已刻不容緩,而台灣在這方面須迎頭趕上,絕不能讓如此的好山好水逐漸銷蝕變色。 

鯊魚的第六感  -《科學人》雜誌  2007年9月

  【環境科學】全球暖化背後的科學證據--IPCC報告科普版 文/柯林斯(William Collins)、科爾曼(Robert Colman)、海伍德(James Haywood)、曼寧(Martin R. Manning)、莫德(Philip Mote)
  【環境科學】全球暖化是個大騙局? 文/許晃雄
  【環境科學】台灣也暖化了嗎? 文/許晃雄
  【環境科學】都市化讓氣候更異常! 資料提供/劉紹臣、整理/鄭靜琪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09月16日 蘋果日報

北極海融冰 歐亞現捷徑
「西北通道」使航距縮9000公里


【王潔予╱綜合外電報導】拜全球暖化之賜,人類尋求逾500年的北極圈「西北通道」即將開通。歐洲太空總署前天發布衛星空照圖,加拿大北極海沿岸永凍層厚度融至史上新低,西北通道上月已全面開通,歐美船隻今後毋須繞道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能夠以更短的時間抵達遠東。 

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簡稱ESA)環境衛星Envisat,本月初拍到加拿大北極海沿岸海冰面積,僅剩300萬平方公里(約83個台灣大),創下人類1978年藉衛星觀測北極以來新低。丹麥國家太空中心科學家派德森指,「過去10年,北極海冰每年平均減少10萬平方公里,近1年來縮小100萬平方公里已達巔峰。」
這項變化對人類的影響是,從美國波弗特海(Beaufort Sea)到加拿大巴芬島(Baffin Island)北端的狹長「西北通道」(Northwest Passage)可望提前開通。 


北極海冰山融化使西北通道完全開通,可從大西洋西岸經北極海直通太平洋。圖為歐洲太空總署拍攝的北極海衛星空照圖。法新社

新航道夏季可通行

英王亨利七世曾於1497年派義大利探險家卡波特(John Cabot)尋找這條航道。科學家現在估計,此通道夏季已可通行,最快2025年變得一年四季都萬里無冰。此捷徑一旦開通,歐亞航行距離將比通過巴拿馬運河少9000公里。
儘管聯合國科學家警告,北極是地球面臨氣候暖化時最易受創的地區,但西北通道開通帶來的商業價值,令周邊國家難以抗拒,其中最大受益者之一是加拿大,溫哥華水道有機會變成「新巴拿馬運河」。
霍斯舒灣(Horseshoe Bay)海業集團負責人斯皮爾斯(Joseph Spears)在加拿大一個海事會議上說,最快在明年,加拿大北極海地區就可作為商船貿易航道。加拿大邱吉爾航務開發公司執行長朱爾表示:「我們不樂見全球暖化,但以船務發展觀點來看,我們必須搭上這班順風車。」 


初期須配有破冰船
目前,各國郵輪或科學考察船會趁夏季通過西北通道,但受限結冰期長,商用航運無法固定出航,海冰融化後,情況將隨之轉變。不過,美國航太總署日前表示,西北通道在開放初期不見得利於航行。該航線地處偏遠,距北極中心點約1930公里,北極圈還在它南邊800公里處,航行者若非配有堅固破冰船,很難順利過關。
然而,北極海冰加速融化已成趨勢。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今年的評估報告指出,海洋「反照率」(albedo)降低加快海冰融化。表面光亮的海冰原可將日光反射回空中,海冰面積減少,日光被顏色較深的海水吸收,非但使融冰速度加快,新冰也難以成形。 

西北通道航線示意圖
西北通道開通後,由東北亞至美洲東北岸及歐洲的海運航線可不須再經巴拿馬運河,預估可節省9000公里航程,圖為由日本東京至美國波士頓分別走太平洋經巴拿馬運河,及行經北極海西北通道兩條路線。因地球緯線以赤道最長,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逐漸縮短,因此在地圖上看來兩條路線距離相差不大,但實際距離以經由北極海的路線較短。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北極融冰加快事件簿
2006年12月 美國地球物理學會警告,北極2040年夏季將無積雪,到2060年9月不會再有冰雪。
2007年8月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表示,北極夏日冰比常年平均厚度薄30%,今年將出現史上最薄冰層。
2007/09/04 美國科學家瑟雷茲發表數據警告,北極冰山將在2030年夏季融化殆盡。
2007/09/07 美國地質調查所公布報告,因全球暖化導致北極冰面融化,2050年北極熊數量恐將減少2/3。
2007/09/14 歐洲太空總署稱北極海洋冰塊以破紀錄速率縮減,「西北通道」現已全面開通,較原估2012至2080年更早。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各國競相宣示北極主權
2007/08/02 俄羅斯潛艇「和平一號」將一面防鏽鈦金屬製國旗插在4261公尺深的北極海底。
2007/08/10 加拿大總理哈波宣布,將位於北極圈一座軍事基地翻新為駐北極部隊訓練中心,並在北極圈興建軍用深水港。
2007/08/12 丹麥科學團隊出發到北極,在北極海域蒐集資料,證明2千多公里長的羅蒙諾索夫海嶺為丹麥領土格陵蘭島大陸棚延伸。
2007/08/14 多架可攜帶核彈頭俄羅斯戰略轟炸機在北極進行5天軍演。天然資源部批准設立名為「俄羅斯北極區」的自然保育區。
2007/08/17 美國海岸防衛隊「西力號」破冰船出發到北極繪製海底地圖,確定阿拉斯加北部大陸棚延伸範圍。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海底藏石油 五國爭主權

兵家必爭
北極海冰層厚度達數公里至數十公里,因此難以確定海床下資源分布,且開採成本極高,使北極乏人問津,如今原本常年冰封的「西北通道」全面開通,政治上來說,讓北極海成為本世紀兵家必爭之地,料將使得俄羅斯及美國等周邊國家對北極主權的爭議白熱化,加速各國對該區蘊藏資源爭奪戰。

俄國派潛艇插國旗
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沿海國家擁有距該國海岸200浬以內大陸棚海床,範圍以外海床若能證明是海底大陸棚延伸,仍可主張主權,因此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和挪威五國積極爭取。上月2日俄羅斯派出潛艇,將一面防鏽鈦金屬製國旗插在北極海底,宣示主權,掀起最近一波主權競賽,兩周後又在北極進行空中軍演,展現野心勃勃的企圖心。
美國與丹麥分別派員到北極偵測,要證明該國所屬大陸棚,與北極海底的羅蒙諾索夫海嶺相連。加拿大也宣布要在北極圈興建新軍事基地,而該國宣稱擁有西北通道的主張,美國上月21日已明確表示不同意,堅稱西北通道是國際航道。編譯張翠蘭 


Yahoo! News - Sep 16

Arctic ice melt opens Northwest Passage 
By JAMEY KEATEN, Associated Press Writer
Sun Sep 16, 12:07 AM ET

PARIS - Arctic ice has shrunk to the lowest level on record, new satellite images show, raising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Northwest Passage that eluded famous explorers will become an open shipping lane.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said nearly 200 satellite photos this month taken together showed an ice-free passage along northern Canada, Alaska and Greenland, and ice retreating to its lowest level since such images were first taken in 1978.

The waters are exposing unexplored resources, and vessels could trim thousands of miles from Europe to Asia by bypassing the Panama Canal. The seasonal ebb and flow of ice levels has already opened up a slim summer window for ships.

Leif Toudal Pedersen, of the Danish National Space Center, said that Arctic ice has shrunk to some 1 million square miles. The previous low was 1.5 million square miles, in 2005.

"The strong reduction in just one year certainly raises flags that the ice (in summer) may disappear much sooner than expected," Pedersen said in an ESA statement posted on its Web site Friday.

Pedersen said the extreme retreat this year suggested the passage could fully open sooner than expected — but ESA did not say when that might be. Efforts to contact ESA officials in Paris and Noordwik, the Netherlands, were unsuccessful Saturday.

A U.N.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has predicted that polar regions could be virtually free of ice by the summer of 2070 because of rising temperatures and sea ice decline, ESA noted.

Russia, Norway, Denmark,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among countries in a race to secure rights to the Arctic that heated up last month when Russia sent two small submarines to plant its national flag under the North Pole. A U.S. study has suggested as much as 25 percent of the world's undiscovered oil and gas could be hidden in the area.

Environmentalists fear increased maritime traffic and efforts to tap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area could one day lead to oil spills and harm regional wildlife.

Until now, the passage has been expected to remain closed even during reduced ice cover by multiyear ice pack — sea ice that remains through one or more summers, ESA said.

Researcher Claes Ragner of Norway's Fridtjof Nansen Institute, which works on Arctic environmental and political issues, said for now, the new opening has only symbolic meaning for the future of sea transport.

"Routes between Scandinavia and Japan could be almost halved, and a stable and reliable route would mean a lot to certain regions," he said by phone. But even if the passage is opening up and polar ice continues to melt, it will take years for such routes to be regular, he said.

"It won't be ice-free all year around and it won't be a stable route all year," Ragner said. "The greatest wish for sea transportation is streamlined and stable routes."

"Shorter transport routes means less pollution if you can ship products from A to B on the shortest route," he said, "but the fact that the polar ice is melting away is not good for the world in that we're losing the Arctic and the animal life there."

The opening observed this week was not the most direct waterway, ESA said. That would be through northern Canada along the coast of Siberia, which remains partially blocked.

___

Associated Press Writer Louise Nordstrom in Stockholm, Sweden, contributed to this report.

___

On the Net:

http://www.esa.int/esaCP/SEMYTC13J6F_index_1.html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08月19日 蘋果日報

冰河前寬衣 籲關注暖化 

美國知名裸體攝影師杜尼克(Spencer Tunick)昨天又有驚人新創舉。在他號召下,來自全球近600名裸體愛好者自費搭車前往瑞士南部阿爾卑斯山山區。杜尼克將所有人分成兩組拍攝,所有人不畏10℃低溫寬衣解帶,站在阿列奇冰河前留下壯觀的裸體群像。此次杜尼克與「綠色和平」環保組織合作,地點選在受聯合國保護的阿列奇冰河,該冰河近年因全球暖化迅速融化,每年至少融化100公尺。杜尼克希望透過此舉,呼籲大眾關注全球暖化問題。 

Yahoo News - 2007 Aug 18 

Hundreds get naked on glacier to expose climate change
 

by Peter Capella Sat Aug 18, 5:46 PM ET

GENEVA (AFP) - Nearly 600 volunteers stripped before the camera on a melting Swiss glacier high in the Alps on Saturday as part of a publicity campaign to expose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The eco-conscious volunteers turned up under blue skies near the foot of the Aletsch glacier, a protected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Environmental group Greenpeace commissioned the photo shoot from world renowned photographer Spencer Tunick.

"Their numbers are close to 600," Nicolas de Roten of Greenpeace Switzerland told AFP. "It's relatively chilly but that doesn't seem to be disturbing them."

The campaign is aimed at drawing attention to melting Alpine glaciers, one clear sign of global warming and of man-made climate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group.

Greenpeace says the human body is as fragile as glaciers like the Aletsch in southern Switzerland and the world's environment. The glacier itself is now shrinking by about 100 metres (110 yards) a year.

"I want my images to go more than skin-deep. I want the viewers to feel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ir existence and how it relates closely to the sensitivity of the world's glaciers," Tunick said.

The group hopes its billboard and poster campaign showing people exposed to the cold will send a shiver down the spines of 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ians, and convince them to do more to tackle pollution and climate change.

"They'll be used at the right moment for our campaign, in Switzerland first and then worldwide," de Roten said from the location, about an hour's hike from the village of Bettmeralp.

Tunick split the men and women into two groups of about 300 for separate shots on or arou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pectacular 23 kilometre long (14 miles) sweeping ice floe, at an altitude of about 2,300 metres (7545 feet).

Dressed in hiking gear, they stripped for minutes at a time, watched at a distance by a clump of media photographers and journalists.

While cooler than the valley below, temperatures were well above freezing -- about 10 to 15 degrees Celsius (50 to 60 Fahrenheit).

The US-born photographer is famous for his spectacular art photos of large groups of naked people carefully positioned around landmarks.

Tunick calls them "living sculptures" or "body landscapes" and he nowadays works mainly to order for contemporary art galleries.

About 18,000 nudes posed for the US-born photographer in Mexico City's Zocalo Square in May.

Other backdrops have included the Gateshead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in England (2005), the Biennale in Lyon, France (2005), and Grand Central Station in New York (2003).

Volunteers for the Swiss photoshoot were asked to turn up by train and cable car, to avoid generat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that contribute to global warming.

Bettmeralp's mayor, Heidi Kreuzer, was unimpressed by the fuss.

"There's no need to get undressed, I can show you very nice pictures of the glacier," she told the Swiss newspaper Le Matin.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considerable resonance in mountainous Switzerland, which has been hit by a growing number of damaging flash floods and landslide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stronger storms and rainfall, as well as heatwaves.

A Swiss government report this week underlined that temperatures were rising faster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and measures needed to tackle the impact of global warming would cost the country about one billion Swiss francs (833 million dollars, 617 million euros) a year.

The country's 1,800 glaciers are regarded as a visible barometer of global warming.

Their data also shows that all Switzerland's main glaciers are retreating and the melting has accelerated since the mid-1990s, according to scientists at Zurich's Federal Polytechnic (ETHZ).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07月28日 蘋果日報

祁連山冰川 每年縮五米
本世紀中恐全融 河西走廊生態瀕危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因全球氣候暖化,加上人類濫伐、濫牧、開礦、過度開發水資源等掠奪性行為,導致中國西北甘肅省的祁連山雪線不斷上升,祁連山西段西北坡170條山上流下來的冰川中,95%都以每年平均4.9公尺的速度退縮,草原退化、荒漠化加重,生態嚴重被破壞。 

據《蘭州晨報》報導,橫貫河西走廊全境的祁連山一向被稱作河西走廊的「母親山」,冰雪融水孕育56條內陸河,供應近500萬人口、800萬頭牲畜、70多萬公頃耕地。祁連山脈有冰川3066條,冰川儲量達1145億立方公尺,融水為河西走廊綠洲生成水源基礎。據專家估計,祁連山的冰川相當於兩個三峽水庫還多的蓄水量,形同兩座永不乾涸的「高山固體水庫」。 
 
冰雪消融虧損強烈
但中國科學院專家監測,祁連山中段的七一冰川已出現嚴重負平衡,即冰雪消融量遠大於積累量,虧損強烈,冰面出現顯著的減薄狀態。而祁連山西段西北坡170條冰川中,95%的冰川都以每年平均4.9公尺的速度退縮。專家指出,如果氣候持續暖化,預計面積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冰川在2050年前將全部消失,較大的冰川也只有部分可支撐到本世紀50年代以後。
 
爭取百億經費保育
自1960年代開始,祁連山的野生動物分布範圍大幅縮減,數量急劇下降,目前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珍稀野生動物如馬麝、雪豹、野犛牛、白唇鹿等已處於瀕絕狀態。為了保育,甘肅省已積極向中央要求擴大祁連山列入保護區範圍,並爭取上百億台幣的經費加速保育,但結果尚不得而知。
 
祁連山小檔案
山系: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邊緣山系
高度:海拔4000至6000公尺
面積:約2062平方公里
冰川數量:3066條
祁連山歲寒三友:雪蓮、蠶綴、雪山草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07月26日 蘋果日報

噴射氣流南移 天候大亂 

極不尋常

歐洲最近天氣南旱北澇,科學家指是因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所導致,今年因為空中噴射氣流(jet stream)往南部移動,為英國帶來暴雨,歐洲大陸則維持不尋常高溫。英國「水與環境管理特許協會」執行長瑞維斯說:「最近的極端天氣,宣告可怕的氣候變遷來臨,未來此情況將更頻繁。」
噴射氣流是地球上方約一萬多公尺、一股由西向東快速移動的高空氣流,為高層大氣中南方暖空氣與北方冷空氣交會形成。以去年夏天為例,大西洋的噴射氣流導引低氣壓地區,把雲和雨帶往英國北部,歐洲及大西洋上方的高壓系統則會帶來暖空氣,穩定天候;但今年噴射氣流往更南的地方流動,伴隨低壓系統掃過英國中部,引發豪雨,並吸引亞熱帶及非洲的溫暖空氣,橫掃歐洲東南部,引發熱浪。 
 
「反聖嬰」天氣更極端
英國氣象學家培塔納指出,「反聖嬰現象」(La Nina)為噴射氣流南移的原因之一。反聖嬰現象會讓氣候更為極端,多雨地區雨量更多,乾旱地區則更為乾燥。編譯張翠蘭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07月04日 蘋果日報

冷氣低於26度 5成未過

【林竺筠╱台北報導】因應全球暖化,台北市政府要求北市店家冷氣不得低於攝氏二十六度,且不可外洩,年底前將訂定自治條例擬出罰責。北市建設局六月下旬也首度抽查連鎖店家,發現燦坤冷氣溫度過低最嚴重,此外逾六成全國電子店面冷氣會因不斷外洩而浪費掉。

會輔導不合格店家
昨公布調查結果的建設局長陳雄文說,以二○○五年為例,北市排放一千六百六十九萬公噸二氧化碳,逾七成來自住商部門;首波抽查兩百五十間連鎖店面,發現嚴重浪費電源。若住戶、店家冷氣都調高一度,每年約可減少六十一萬公噸二氧化碳。
逾五成遭抽查店家冷氣都低於攝氏二十六度,燦坤不合格率甚至達八成五。燦坤企劃公關部經理賴季君說,會重點輔導冷氣溫度過低、調查不合格的店家,「一定會改善」。全國電子協理謝維維說,原為方便顧客進出而不在門口設遮蔽物,近期將積極研究出防止冷氣外洩方法。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06月26日 蘋果日報

台灣海域 水母異常群聚

漁民受害
水母大軍入侵台灣海域。中山大學昨公布國內第一份大範圍的台灣周邊海域的黑潮圈浮游動物物種調查,發現近年台灣沿海及內灣海域常出現水母大量群聚的異常狀況,導致魚網網孔全部被塞住甚至撐破,嚴重影響漁民生計。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系教授羅文增在研究報告中指出,近幾年世界各海域都發生水母大量群聚問題,且數量不斷增加,台灣二○○二及二○○五年曾於台南四草保護區出現大量鞭腕水母,五年前屏東大鵬灣和高雄港、愛河也出現海月水母群聚,本月初台中港湧入上萬隻端棍水母,同樣引發關注。

暖化及污染為主因
羅文增說,國外許多研究發現,水母大量出現,主因是全球暖化、海洋污染和漁民濫捕,溫度升高和污染惡化會導致水母捕食的浮游生物增生,使水母得以大量繁殖,過度捕撈魚類則等於除掉水母的競爭者,更加速水母增加速度。中山大學海資系研究助理余淑楓則說,水母群聚地點多為漁場,不至於影響戲水民眾安全。
記者陳怡如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06月14日 蘋果日報

數十廠商 推電腦節能計劃

電量減半
全球電腦科技產業在Google與英特爾(Intel)兩大龍頭的主導下,推動一項新的電腦節能計劃,群策群力拯救環境,協助打擊日益嚴重的全球暖化問題。
Google、英特爾、IBM、微軟等全球數十家科技廠商,共同發起「氣候救星電算計劃」,希望在2010年前,藉省電科技將電腦耗電量減半。Google營運副總裁荷索說:「今日一般個人電腦的耗電量,約有一半是浪費掉的,伺服器則約是三分之一。我們希望吸引全球企業與個人參與,提高電算設備的能源管理,購買更省電的電腦。」 

估年省1818億電費
該計劃目標在於將提高電腦的電源效率,從現行標準的80%,提高到90%。到2010年,預估將能節省年度電費達1818億元台幣,並減少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5400萬噸。英特爾資深副總裁蓋爾形容,這相當於每年減少1100萬輛車,或20座大型燃煤發電廠,是「重大的一步」。
編譯蔡佳慧

End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