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東協簽憲章 允督促人權
【王潔予╱綜合外電報導】東南亞國協(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ASEAN)昨立下合作里程碑。經兩年半的折衝,10個會員國領袖昨終於在新加坡的峰會中簽下憲章,同意在未來成立人權機構及共同經濟體。不過,會員之一的緬甸,本身人權問題廣受國際批評,也引發民眾在新加坡市中心憤怒抗議。
難約束緬甸軍政府
東協是上世紀冷戰時期,結盟反共氣氛下的產物,至今蛻變成一股政經勢力,憲章出爐更被會員國政府視為是東協日後制憲的重要進程。憲章條列人權、統整、限核、反侵略及合作等要點。成立人權機構促進各國重視人權,及2015年成立類似歐洲的單一市場,更是各界矚目的兩大焦點。
然而,觀察家認為,這份憲章徒具形式。其中「不干涉彼此內政」一條,將使緬甸軍政府侵犯人權、跨國的霾害、人口販賣以及毒品問題,無法約束;另外人權機構成立後也無懲處實權,充其量只是一頭紙老虎。
昨天,四名示威者在烏節路抗議東協取消聯合國赴緬甸特使甘巴里的簡報,其中一人痛批,「整件事充滿偽善。」前天,一群新加坡大學的外籍生,也挑戰當地政府禁令,未經申請就上街抗議。
東南亞國協憲章重點
1.成立人權機構
2.籌組單一市場
3.不干涉彼此內政
4.維持本區無核武現狀
5.消弭貧窮,縮小成員國間發展差距
6.團結面對侵略、威脅,和平解決爭端
7.尊重成員國獨立、主權、平等及領土完整
8.憑藉穩定發展,保護環境、自然資源、文化遺產
9.透過教育合作、分享機會與福利,發展人力資源,謀求整體福祉
10.由文化自覺發揚東協精神
資料來源: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