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蘋果日報
司馬觀點
人權聖火
奧運聖火正式在北京上路,經過19個國家的全球接力傳遞,將會在8月8日回到北京。中共把它當作世紀性的政治大工程,費盡全力要保證其成功,但是已有多名外國政長因西藏問題而拒絕參加開幕典禮。聖火傳遞過程,一定會受到各種民間團體的抗議,對中國形象是一大挑戰。不過,杯葛奧運的可能性早已消失了。
北京似為奧運而活
北京新蓋第三航站,許多新潮派的巨大建築,各種文明禮節的訓練,空氣污染和汽車流量的管制,北京似乎為了奧運而活,意志集中、力量集中,把這場運動會當作中國國力的展示場。中國人的尊嚴,國家領導人的威望和中共政權的合法性,都要在這裏重新被驗證。
其實,這種全球傳遞聖火的傳統,是納粹德國的宣傳部長戈培爾所想出來的點子。
1936年柏林奧運,奠定希特勒的野心,這次北京奧運是柏林奧運以來最具政治性色彩的一次。西藏事件的引爆,顯然也是衝著奧運而來。不過,根據歷史經驗,杯葛奧運並無成功之例子。
1980年莫斯科奧運,西方國家為了抗議俄國侵略阿富汗而集體杯葛。1984年洛杉磯奧運,共產國家採取報復性杯葛。但在這段期間,西方對俄國的貿易、外交、文化、觀光交流均未受具體影響。俄國並未因此而改變政策,人權也未因此改善,奧運杯葛9年後,俄國才從阿富汗撤軍。
杯葛無助改善人權
西藏問題突顯了中國的人權和宗教自由問題,對中國的國際形象構成不少壓力,但杯葛奧運不是改善人權的好方法,正好相反,舉辦奧運會使中國努力提升其人權和文明水準。如北京經常舉辦奧運,中國應該會比現在文明多了。
江春男
全站熱搜